【20230815】铜周报:要往前看
上周铜价有所回落,再往前看,有低库存作为约束、大跌的概率有限,而国内宏观预期仍存,目前位置做多的赔率或相对占优;
归因指向海外。上周海外一度陷入risk off状态是使得铜价回落的主要原因,从事后归因的角度来看,市场重燃对欧美银行业的担忧是主要原因。这也生动地阐释了加息末期的问题:由于长期维持高利率且倒挂,潜在风险会随机冲击市场,至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更多是结果导向的,具有相对不确定性,而经济增长放缓是相对确定的;
(资料图)
国内要往前看。国内7月宏观数据表现整体差强人意,但是铜价的反映平静,对于今日降息的反映却更加积极,这也反映了市场目前的心态:即更加期待经济政策及落地效果,而非纠结过往的已知数据。我们认为观测窗口可能在9-10月份,一方面政策落地到传导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叠加经济活动的季节性旺季,市场对届时的数据改善还是抱有期待;
赔率向做多倾斜。上周价格回落之后,基差重新走阔、库存去化幅度显著,正如我们此前指出:去库的时间点提前至8月,进入9月-10月平衡表依然显示去库,直到窗口打开有足够的进口可以平滑缺口,在这样的平衡表下,叠加国内宏观还有一定预期,价格回调后做多的赔率或相对占优;
基本面上,随着临近交割,次月基差开始有快速收窄迹象,本周周后有部分船货到港,且多半为湿法及非标非注册等货源,较少存在可交割货,除去以长单形式流入下游量,其余货源将拖累市场报价。下周周初同时有船货到港,考虑2-3天卸货清关时间,估计市场整体升水较大概率在下周长单交付前受到打压,但本周换月后市场持货商依然存有挺价意愿,故预计换月后现货升水仍有250-300元左右的空间。从月度平衡来看,我们调整8月月度平衡,经过调整后8月去库较预期明显,故后期操作依然以2309-2311基差为主,预期B400以下可适当入市,盈利目标在B600-650元之间,但B550元以上可逐步获利了结。
数据来源:SMM,钢联,紫金研究所
【New Gold:因尾矿安全问题暂停加拿大New Afton矿的开采】由于对矿场尾矿坝的安全担忧,New Gold Inc.暂停了其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New Afton铜金矿的开采。它于2012年开始生产,是一个名为Afton露天矿的地下延伸。今年第二季度,该矿区生产了1.57万盎司黄金和1200万磅(约0.54万吨)铜,约占该公司今年预期产量的35%。
【Codelco:与Anglo American讨论提高智利铜产量的采矿方案】知情人士表示,Codelco和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正在探索协调其在智利毗邻铜矿业务的采矿活动的方案,以提高产量和生产力。Codelco和英美资源集团拒绝置评。2023年第二季度,Andina铜产量为3.83万吨,同比减少16.2%,环比减少8.2%;Los Bronces铜产量为5.98万吨,同比减少7%,环比增加13%。
【Sagittarius Mines:菲律宾最大的采矿项目--Tampakan或将于2026年投产】Sagittarius Mines 旗下菲律宾最大的采矿项目--Tampakan(坦帕坎)铜金矿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四季度进入商业化运营。Tampakan(坦帕坎)铜矿预计蕴含 1,500 万吨铜和 1,760 万盎司金,其寿命将超过 40 年,开发成本目前预计为 11 亿美元。
【Freeport Indonesia:计划对印尼新的出口关税提出异议】矿业巨头Freeport(自由港)已获得铜精矿出口许可证,可以在2024年5月之前从其印尼业务中运送铜精矿,但可能会对政府关于出口关税的新规定提出异议。上周四,Freeport Indonesia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称,该公司在7月24日获得了170万吨铜精矿的出口许可证,不受该国原矿出口禁令的限制。
数据来源:根据新闻整理,紫金研究所
铜精矿方面,截止上周五(8月11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报94.03美元/吨,较上期指数增加0.11美元/吨,继续20连涨。上周,铜精矿现货TC仍震荡盘整,部分市场参与者的观点存在分歧。贸易商可成交主流在90美元中低位,冶炼厂可成交主流维持在90美元中位。市场上临近船期的货物TC略偏高。供应端保持稳定,继续关注冶炼厂的检修及项目进展。另外,冶炼厂对三四季度的原料虽有缺口但因为下一波检修期和四季度的年度BM长单谈判的原因导致询货积极性在减少。一方面,冶炼厂原料库存较充裕但仍有现货补货空间,整体上买方询盘相对卖方报盘较少。另一方面,中国冶炼厂为在即将来临的年度长单谈判中保持有利地位或在现货市场上尽可能安静提振现货TC。因此预计进口TC短期持续上行但要突破95美元或存在一定挑战。
数据来源:SMM,紫金研究所
上周,中国7个主流港口进口铜精矿当周库存为61.8万吨,较上周环比减0.9万吨。分仓库来看,主要减少来依然自于防城港港。
数据来源:钢联,紫金研究所
上周,国内炼厂冶炼利润进一步增加伴生副产品如硫酸等价格持续上涨,也从较大程度上对炼厂利润做出贡献。后期来看,一方面炼厂利润逐步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进入3-4季度,国内计划检修炼厂数量较为有限,同时考虑炼厂存在追产需求,故后期月度产量尤其4季度将居高不下。
数据来源:SMM,紫金研究所
上周,随着台风过境影响结束,大量进口铜到港后清关进入国内,对国内供应形成冲击,现货升水一度快速收窄,但随着铜价回落,次月基差始终高企,现货升水逐步回归至升水200元附近。本周来看,随着临近交割,次月基差开始有快速收窄迹象,本周周后有部分船货到港,且多半为湿法及非标非注册等货源,较少存在可交割货,除去以长单形式流入下游量,其余货源将拖累市场报价。下周周初同时有船货到港,考虑2-3天卸货清关时间,估计市场整体升水较大概率在下周长单交付前受到打压,但本周换月后市场持货商依然存有挺价意愿,故预计换月后现货升水仍有250-300元左右的空间。从月度平衡来看,我们调整8月月度平衡,经过调整后8月去库较预期明显,故后期操作依然以2309-2311基差为主,预期B400以下可适当入市,盈利目标在B600-650元之间,但B550元以上可逐步获利了结。
数据来源:SMM,紫金研究所
截至8月11日,伦铜库存增加至8.49万吨附近,如我们预期,注销仓单比例继续降至0.41%左右。同时,cash月维持报价在水4美元/吨附近。从库存间流动来看,除去亚洲地区依然为主要波动地区之外,新奥尔良仓库也加入增加队伍。不过需要关注的是,随着内外比值修复,进口基本达到平衡状态,除去到港货源本身下降的问题,多半进口货源将继续进入国内LME仓库在9万吨左右将进入瓶颈期,届时将逐步需求与消费国之间的库存平衡。
数据来源:紫金研究所
LME的Futures Banding Report显示铜价多头中远期持仓增加,2个仓位已调整至中度持仓,但空头近期、中远期轻仓增加明显,市场分期有所增加。
数据来源:Bloomberg,紫金研究所
上周铜价高位回落,国内比值持续修复,铜进口维持在盈亏平衡附近。后期来看,在经过1周左右的舒适期后,预计换月后铜进口亏损空间将逐步度扩大,并会在亏损400-500元左右维持一段时间。
数据来源:紫金研究所
近期进口维持在盈亏平衡附近,但上周到港货源减少,导致清关量下降,上海保税区库存出现增加,数据库存增加至3.9万吨左右。上周,保税区周度清关量维持在2.55万吨,多半为船货直接清关,但保税区清关占比增加。分细项来看,清关品牌主要为:国产、智利、韩国等。广东保税区维持在0.98万吨。
数据来源:SHMET,紫金研究所
上周,到港船货数量下降,船货量在2.43吨附近,LME注销仓单货源持续到港。另外,国内炼厂持续出口至保税区量为5.26千吨,周度出口量为零,关注炼厂出口操作,预计7-8月出口量较预期多。
数据来源:SHMET,紫金研究所
数据来源:SHMET,紫金研究所
截至8月11日,精铜杆与再生铜杆价差快速回落至1000元/吨以下,因铜价大跌后废铜并未跟跌,废铜进口盈利水平增加。废紫铜方面,持货商库存多处于低位,出货意愿低迷,挺价惜售心态较重;而多数贸易商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虽询盘报价积极,但受限于市场上货源紧缺,补库进度缓慢,实际成交量较少,高价成交居多。持货商库存多处于低位,出货意愿低迷,挺价惜售心态较重;而多数贸易商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虽询盘报价积极,但受限于市场上货源紧缺,补库进度缓慢,实际成交量较少,高价成交居多。
废黄铜方面,市场货源较为匮乏,一方面,持货商手中的顽固货源议价空间较小,难以流入市场;另一方面,消费疲软使得新废产出不足,且目前相当部分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边角废料,都直接返回上游企业再加工,在市场上形成了较大的一个废铜产出缺口。此外,不少进口废铜贸易商表示,现在进口废黄铜利润倒挂,并不会过多采购。目前需求复苏缓慢,成品铜棒出口贸易依旧受限,而内销部分难以消化过剩的铜棒产能,积压的成品铜棒使得供过于求,影响下游铜棒厂家的利润空间,这让厂家不得不将成本风控做到极致,因而报价较低,采购也比较乏力。
数据来源:SMM,钢联,紫金研究所
随着铜价高位回落,下游表现如何呢?具体如下:
精铜制杆:据SMM调研数据显示,上周(8月4日-8月10日)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较上周回升3.19个百分点,录得68.11%。随着铜价重心的回落,下游采购情绪得以改善,刚需订单有所增加,精铜杆行业订单较上周转好,开工率持续回升。从调研来看,周内铜价回落,部分铜杆企业反馈下游提货速度加快,新增订单较上周明显增加,不过仍有不少下游企业持续看空铜价,且临近交割换月,下单量仍偏向谨慎。另外,本周精废杆平均价差收窄至911元/吨,再生铜杆价格优势大幅缩减,利好精铜杆消费。整体看,当下刚需消费仍有韧性,但铜价的走势对下游采购情绪干扰较大。另外,多个铜杆企业反馈下游资金紧缺问题,中小型线缆企业订单持续受到影响,而大型线缆厂因回款牢靠、订单稳定等因素受到精铜杆企业的青睐,华东地区大型铜杆厂“让价换量”的情况仍有发生。
废铜制杆:据SMM调研数据显示,7月再生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43.02%,环比下降3.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97个百分点。供给端,虽7月铜价重心逐步上移,但总体来说7月再生铜原料供给趋于紧张。主因6月铜价一路走高,再生铜原料供应商积极出货,步入7月再生铜原料供应商出现库存亏空,且7月铜价呈现窄幅波动,再生铜原料贸易商补库意愿欠佳,为此再生铜杆厂采购再生铜原料困难,部分再生铜杆厂因无法采购足量的再生铜原料选择停炉。7月再生铜杆厂原料库存比录得11.55%,较上月降低了2.96个百分点。消费端,7月处于消费淡季,虽受宏观利好情绪影响铜价上移,精废杆价差持续维持在优势线上方区域,利于再生铜杆的消费,但是下游终端消费者对于绝对价格表示畏高,为此采购积极性较低。在铜价冲至70000元/吨上方时,再生铜杆新增订单则大多数来源于贸易商,由于再生铜杆贸易商提货速度较慢,再生铜杆厂生产积极性未能被有效提振。
铜棒:据SMM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7月份铜棒企业开工率为64.82%,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7月铜棒企业延续6月走势,铜棒消费淡季下,需求进一步承压,预计8月订单仍难有增量。铜棒7月开工率出现小幅下滑,主因国内市场需求仍不强劲,且部分广东空调生产车间已经开始休假,冷配对于铜棒的支撑大幅减弱;海外市场需求依旧偏弱,且表现出持续下滑趋势,目前海内外铜棒消费均较为疲软。目前仅新能源方面的需求尚可,但其体量较小且质量要求较高,对于铜棒市场整体带动较为有限。此外,许多铜棒厂反映,年内大部分时间黄杂铜海内外存在价差,而黄杂铜主要来源于海外且海外价格偏高,国内价格偏低,价格倒挂使得部分铜棒厂利润被挤压甚至亏损。整体来看,7月铜棒市场相较6月出现小幅走弱,企业利润空间也进一步被压低。
数据来源:SMM,钢联,紫金研究所
上周,LME仓库维持增幅,国内社库在铜价回落之际维持降势。另一方面,随着比值持续修复,保税区起到的蓄水池作用短时下降。一增一降得状态依然印证国内消费优于预期,但依然需要关注下游加工企业终端订单的情况,以此来看真正的铜消费消耗量。
数据来源:SMM,紫金研究所
上周,上海库存下降至5.4万吨左右,多半仓库均出现下降。尽管随着台风影响因素结束,大量进口铜清关进入国内,但随着铜价回落,下游接货量亦有增加,导致最终库存量下降。后期来看,随着两艘船货到港,上海地区库存或出现一定增量,但这些增量在2-3天内将被消化。另外,近期贴息率优良,部分金融需求货源暂未大量流出,市场可供货源仍将有限。
数据来源:钢联,SMM,紫金研究所
上周,广东地区库存总量跌至2.3万吨左右。铜价回落后同样部分下游增加备货,与上海地区下降主因相同。不过,华南地区由于缺乏活性,当地现货升水始终表现疲弱,依然维持在平水水平附近,难有起色。
数据来源:钢联,紫金研究所
上周,江苏无锡地区库存略增至0.26万吨,变动量有限。不过,市场仍有部分贸易商利用常州等地货源打压上海地区升水,暂难见到效果。
数据来源:钢联,紫金研究所
从8月8日的CFTC持仓来看,非商业多头与空头持仓占比分别为31.2%、35.6%,多头减少2.8%,空头增加6.1%,变动幅度为近期少见,需要关注,市场抛压氛围再度增加。
非商业净多头持仓为-10057张,COT指标为0.222。
数据来源:紫金研究所
标签: